新一波诈骗来了, 这类电话马上挂!
近年来,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频发,已成为严重威胁群众财产安全的犯罪形式。犯罪分子凭借精心编造的话术和逼真的戏码,让众多受害者在恐慌与迷惑中落入陷阱,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。
这类诈骗手段不断迭代升级,从早期简单的电话威胁,到如今利用视频通话、虚假文件等方式,迷惑性极强。
近期,我市就发生了多起典型的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,受害人被犯罪分子以“洗钱”“医保异常”等为由……
反诈中心预警
近期,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呈高发态势。犯罪分子常使用以下引流话术:
冒充社保局称:“您的社保账号在外地被他人冒用,涉嫌违法违规,急需配合调查。”
冒充通信管理局表示:“检测到您名下手机号在多地发送大量诈骗短信,已涉嫌违法,必须马上处理。”
冒充公安局宣称:“您的银行账户涉嫌洗钱犯罪,现要对您进行调查。”
犯罪分子先通过这些话术制造紧张和恐慌气氛,利用受害人害怕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心理,以案件保密、资金清查等为由,诱导受害人按照其指示操作,如转账至所谓“安全账户”、提供个人银行账号密码、线下购买黄金或取现等,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。
公检法机关绝不会通过电话、网络等方式要求您转账汇款、购买物品、线下取现或提供个人信息。遇到此类情况务必保持冷静,切勿轻信。可先与家人、朋友商量,及时拨打反诈热线96110咨询核实。注意保护好个人的账户信息、密码、验证码等重要资料,不随意透露给他人。
社区民警反馈
真实案例
4月2日,东洲区李某接到一个以“00”开头的电话,对方自称是市医保局工作人员,声称李某家人的医保卡在外市第二人民医院报销了2万元。李某当即否认系家人所为,对方表示可协助报案,李某欣然同意。李某将电话转接到外市110后挂断。紧接着,李某又接到一个“00”开头的电话,对方自称公安局民警。李某向其叙述了医保卡在外市报销一事,“民警”称可帮忙查看监控。随后,对方让李某下载快手APP并注册账号。
完成操作后,对方称通过监控已发现报销人员,并已抓捕,确定此事与李某无关,李某紧张的心情得以舒缓。然而,“民警”又称有一起洗钱案件牵涉到李某家人,其名下一张银行卡内有赃款200万元。李某大惊,坚称自己家人无此卡,“民警”却咬定此事为李某所为,并让李某在快手中与其进行视频通话。
李某与对方视频通话后,对方出示一份带有李某家人姓名的拘捕令,称要做笔录,还称要将他们带往外市。对方在视频中见李某家人身体欠佳、行动不便,称可向队长请示。请示领导后,表示李某及其家人在家配合即可,但每日早晚需拨打视频电话汇报。4月7日,在拨打视频电话时,“队长”突然询问李某家中资产状况,李某如实告知。对方称需通过银监局验明其所有资产是否为赃款,若不是则退还,但必须是现金,且“队长”“同情”地表示可留1万元作生活费。
4月8日,李某将钱取出,拨打视频电话并提供家庭地址。下午,对方派人上门取走李某准备的现金。此后,李某仍每天按时拨打视频电话汇报。4月10日晚,对方称钱已查明,可返还,让其次日到附近派出所找经侦科王某。第二日,李某前往派出所取钱,却被告知遭遇诈骗,共计损失26万元。
犯罪分子利用人们对医保、公安等权威部门的信任,编造出一个个看似合理的谎言,让李某在不知不觉中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广大市民一定要牢记,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网络社交软件办案,更不会要求公民以现金形式核查资产。
遇到可疑情况,务必第一时间联系当地正规执法部门进行核实。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,提高防范意识,别让自己成为下一个“李某”,守护好我们来之不易的财产安全。
你是否接到过“00”或“+”开头的诈骗电话,如何拦截境外来电?